带娃出游的年龄段和出游地方

我把带娃出游分为以下几个年龄段 (都是我自己的理解,没有任何科学根据啊)

1.零到一岁 :这个年龄我认为远游的弊绝对大于利。baby阶段孩子需要有非常规律的作息时间,远游毫无疑问打断了这种作息,会给孩子的生物钟造成混乱。而“出门长见识,开阔视野”这样的理由,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应该是比较可笑的。所以我的立场很鲜明:这个阶段尽量不要带孩子远行。我指的远行是出门超过两天,开车超过四个小时。如果你实在是太想玩儿了,就请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帮忙照看一下吧。当然也不能太长时间,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太难带了,不能给老人增加太多的负担。所以说要孩子是要有代价的,对于爱旅游的人来说这也是一个不小的代价。但是这个代价不是永远的,而且还能补偿。对了,我再补充一句:回国不算,因为孩子要在那里带上至少一个月以上,而且也是在家里,而不是一般意义的风餐露宿的旅行

2.三岁以前:这个年龄的孩子无论从体质和智力来说都比第一阶段有了飞跃的提高,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可以带着远游的。这个时期带孩子出门,我认为有beach的地方是首选。小孩子在beach上挖沙子踩水,会非常快乐的。但是坐飞机和汽车时间也不应该太长。不同于把baby,toddler的时候小孩子更不喜欢被束缚,所以太长的飞机和汽车会给他们带来厌烦。游乐园在这个年龄段来说并不合适。尤其是那种大的,例如迪斯尼,legoland。以迪斯尼为例,加州的迪斯尼只有一小块适合小小孩的地方,虽然三岁以下不要门票,但是大人是要的。到里面大人为了陪孩子,自己还不能玩儿。为小小孩子那个巴掌大的地方就花好几百大洋,总觉得得不偿失。最后小孩什么也没记住,长大了还要来。所以,请大家留着钱,等孩子大一点在孝敬他们吧。

3. 三岁到五岁:这个时期小朋友的体质有了更大的进步,但是在智力上还没有达到能很明确的提出“我想去哪里哪里玩儿”的具体要求。所以这一时期的旅游可以由我们来做主-我们喜欢去哪就带他们去哪。当然不能去太艰苦的地方,比如南美,非洲(有很多人给我短信问能不能带5岁的孩子去非洲,我的回答永远是no),太远的地方,比如油5个小时以上时差的,飞行8个小时以上的(住一个星期,然后再飞回来)。

以上这几个年龄,因为他们还没有什么长期记忆,在以后的岁月里,这段旅游不会给他们什么刻骨铭心的启迪,所以也谈不上什么教育意义了。但是我们要孩子的penalty应该只有一年(也就是第一年),之后我们又可以出游了,就是以前的生活又回来了。所以5岁以前的旅游应该说对我们比对孩子更有意义。

4. 五岁到8岁或者9岁:这个时期的心智和体质就更不用说了。虽然出游的目的地还是由我们做父母的选择,(还是不要选太偏远的地方,队体力有要求的地方,比如说有高反的地方)但是一定要把孩子的要求考虑进去,并且至少一部分要实施。这个时期除了山水以外,我们要加入一些博物馆的旅游。虽然没文化如我,我还是要道貌岸然的介绍给我的孩子。虽然我不喜爱博物馆,(那是我太没有文化),我却很希望我的孩子喜欢,做个有文化的人。不是有一句话说你希望你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你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吗?所以我现在正在让自己爱上博物馆。

这个年龄的孩子在去national park玩儿的时候,一定要领他们去visitor center看有教育意义的公园教育片。另外,很多公园有junior ranger program可以参加。参加这个挺费时间的,但是还是挺有意义的。在拿到badge之前,必须先走trail(一个足够长的),边走边观察动物植物,另外,看见littering,要捡起来,学会保护环境。回来之后要回答问题,写报告,最后pledge,才能拿到badge。

5. 10岁以上:他们应该算是小大人了。所以这个时候再去什么地方,要和他们探讨一下了。这个时候我们刻意带他们去略为艰苦的地方,至少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能forturnate enough to have decent livings的。

我的孩子还不到7岁,所以对于这个年龄段,我有的只是设想,还没有实际经验。

我家娃在各个年龄段的旅游-有经验也有教训

1.零到一岁 :这一年里我们没有带他去很远的地方。最远就是奥林匹克公园,是他6,7个月的时候。其实那时候主要是要带父母去玩儿一次,不然不会特意带他的。我们这里开车单程可能快4个小时。孩子当时好像玩儿的还挺好,由于还是爬行动物,大部分时间我们抱着。我们在hurrican ridge的时候给他放到地上,他就爬着去摘野花。那次旅游出了一个incident-就是无良店家double book了他们的cabin,害的我们差点没有住宿的地方。所以这里的教训是:confirmation不能只是口头的,要书面的。否则他不承认你也没办法。带着孩子住宿就更要确定好。

2. 在孩子的第二阶段里,我们带他去了夏威夷,LA的迪斯尼,和圣地亚哥。我们去夏威夷的时候去得是瓦胡岛和贸易岛。这两个岛都是以休闲为主,所以比较适合带小小孩去。岛上的活动主要是挖沙子,踩水。大人就在relax,非常快乐的时光。去得时候孩子一岁多一点。我们没有带他去hana drive,我爸妈领他去beach玩儿,我们自己去得hana drive。我们在西部,所以去夏威夷比较方便,飞行时间也不长。这一次也是要带父母出游,才选择这里。如果单纯说带孩子去beach,其实家近的beach有很多,没有必要来这里。哪里的beach在小孩子的眼里都是一样的。所以,如果东部的同学,还是应该顾及一下鞍马劳顿,不一定非要带小小孩子来这里。

我们带他去san diego是在他快两岁的时候。那次旅行还有我妈妈。为了带妈妈去迪斯尼实现同年梦想(我发现来迪斯尼的大部分都是大人,去哪里实现童年梦想去了,所以所有ride都是人巨多,legoland就好多了)。所以票还不能算是白花。但是小孩子真是没什么可玩儿的。我还记得他做那个什么白雪公主的ride(里面黑嘿的)吓得大哭。不过好在这个年龄的孩子不要票,否则亏死了(我是不是太小农了)。again,孩子最快乐的地方是san diego 的beach,还有seaworld。我还记得小东西坐在stroller里面倒着拿着地图,看的津津有味。

3. 我们家的娃所去过的绝大部份的national parks都是在这个age stage (3-5)。他一共去过11个national park,其中7个是在这个期间去得。我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印象,但是至少他知道到一出就自己选冰箱贴,然后stamp date。出来national park 之外,我们还去了一些state park,或者很有名的地方如:St。Helen,oregon的river gorge,corolado的aspen什么的。另外一些big city,如芝加哥,三番,LA什么的。大家可以看出,这些大部分也还是在西部,离家比较近。这一阶段虽然孩子不太小了,我还是不太喜欢长距离的旅行。

如果就我和老公两个人,我们觉得不会请两个星期的假去加州,我们肯定是要去南美了。但是有孩子了,就要为他着想。反正我们也没去过,去一次也挺好的。

4. 我的孩子还有几个月就到7岁了,所以我们进入了我说的第四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去了一些有一点挑战的地方:比如夏威夷大岛我们走了那个很陡的trail,还去了天文台。当时天文台的工作人员不建议我们带娃上去,说是上面空气稀薄,我们算了一下,觉得应该没有问题,还是带他上去了。结果是风光独好啊。刚刚我们从glacier NP回来,他一天走了6mile。第二天又走了3mile,突破了以前的记录。他以前是很懒惰的,都三岁了,走几步就要抱着。

带孩子travel的衣食住行

1.先简单说一下”行“。行无非是开车,飞机和船。我们没有cruise过,所以没有暂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smallx和wangmouse都很有经验)。开车无需多说。我只说一下坐飞机的tips。我们以前坐飞机都有托运行李,所以待那些大一点size的cream什么的没有问题。最近一次去夏威夷,我心疼托运行李钱(我是不是太抠了,呵呵),决定不托运,别的都好办,因为都是夏天衣服,两个carry on就够了。但是我们需要带很多cream。我娃干皮肤,需要大量用油。我后来发现小孩子的carseat托运是free的,然后你把所有的想带的东西放在一个比较结实的尼纶包里,和carseat绑在一起就可以托运了。

2. 衣服。

a。小孩子的衣服一定要double的准备。比如7天的旅行要准备14天的衣服,尤其是内衣。

b。我喜欢给孩子摄影,所以出门以前都会根据要去的地方的景观选择与其颜色相应的衣服。比如去背景颜色比较单一的地方,象石头山,雪山等地方要选择颜色亮丽一点的衣服,这样人才不会与背景融为一体。反之,如果游乐场,如迪斯尼,衣服单色一点比较好(这都是我的two cents啊)

c。无论去多热的地方都不要忘记给带一两套厚衣服,还有防水的jacket

3.住:带孩子,要住的好一点,宽敞一点。我一般是如果一家三口的话就住一室一厅的suite,如果有父母,就住2个bedroom的suite。由于我家孩子有食物过敏的问题,我们一般都不去餐馆吃饭。那住宿的时候回尽量找带full kitchen的。而且能够带full kitchen的地方,肯定面积不小。Extended Stay是我常用的http://www.extendedstayamerica.com/find-reserve/find-hotel-rooms.html,他家除了在个别州(ND,SD)好像都有。在夏威夷自不必说都有condo租。但是我今年去大岛找hotel的时候发现,其实从个人手里租condo不如从大的hotel连锁点里租便宜。而且一般个人的都要很贵的cleaning fee。我一月份去大岛租的一天只要130刀还是两个bedroom的。具体的名字是什么我忘了,但是我是在expedia上定的。

有些地方,比如一些national park没有这样的suite,我也只能租一般的hotel,但是这次去glacier NP我定的是cabin。一般hotel的缺点是,1.小,2.价钱也不便宜。如果价钱真的便宜了,那卫生什么的真是不好。关键是如果自己做饭的话很麻烦,还得偷偷摸摸的。所以其实如果夏天camping是个不错的选项。但是我家的领导是属于比较不喜欢camping辛苦的安逸之人,所以cabin就是折衷的选项了(不一定所有的地方都有)。就拿我们刚刚用过的cabin来说吧。我们有一个公共的洗手间和浴室(两个toilet,三个shower,都有private的门。整个浴室很干净,和hotel里面的没什么区别,就是要自带洗漱用品。

RVparking的地方还有一个大水龙头专门给我们洗菜洗碗用的,很方便。

4.最后说一下食。一条经验:无论是坐飞机还自己开车,一定要给孩子带足snack。越小的孩子越要注意。我们第一次带孩子去夏威夷,从瓦胡机场等飞机太久,还忘了给孩子带东西吃,结果刚坐上去maui的飞机,孩子就大哭,我们还不明就里,后来邻座的一个美国老太太给了他一个香蕉,娃立刻不哭了,原来是饿得。出去住宿,如果没有full kitchen,我们一般都带两套炉子,一个是气炉子一个是电炉子。电的主要是坐飞机时候携带方便,气的实际更好,火更大,但是坐飞机不能带,只能开车带。我现在正在想再买一个小冰箱,比如我们这次的没有冰箱,所以食物keep起来有些困难。另外,我门还带一个小电饭锅。我用的是大象牌的,最小的的那种。有定时,早上出门前做好晚上吃,很方便。我下一次出游的预想是把我的电高压锅也带去,这样晚上回来就有肉吃了。呵呵。

学龄儿童出游的时间

学龄前儿童学校不会有任何限制,所以出游时间肯定是根据父母时间定了。但是,上了Kindergarten(私利的要好一点,公立的很严)以后,学校对于请假还是挺看中的,你要有“正当”的理由才能在学期中间请假。所以,对于带学龄儿童出游,时间安排上有时候还是很有难度的。具体说一下:

1.我这个人自己上学的时候就无视学校纪律,孩子上学以后也不太注意学校的规定,结果后来发现还真是不能忽视。9月份刚开学最好不要请假。这个时候小孩子正是熟悉环境和老师的时候。另外一般很多学校都在这个月有一个picture day。我们去年就是在这个期间请了假出门玩儿,结果错过了picture day。我当时不以为然,想他们照的也不好没有必要照,但是后来才发现他们学生的IDphoto就是用那个照片,你自己提供的学校不要。结果后来学期里两次field trip全班小朋友都有很好看的很正式的picture ID,就我娃没有,一张破纸片挂在胸前。娃还小,没有表示太多的discomfort,但是作为妈妈我有点后悔啊。

2. 学期里的break大概是:感恩节和圣诞节,还有spring break在三月底四月初,另外一个mid winter break在二月份,但是比较短,只有半个星期。这个时候是带娃玩儿不用请假的时候,但是这个时候一般机票非常贵。而我的旅游最弱项就是特别不会找机票deal,所以这个期间我好想没有出过门。这几个break大部分都在冬季,除了极少数温暖地带,开车,大部分不行。所以要想冬天出游又不花大价钱,只好请假。我家的孩子今年要上一年级了,从K到二年及其实功课不是很紧,但是学校有规定不能请很长的假,如果一个月以上就等于自动退学。我现在还在为冬季回国过春节而头疼。我们州三年级以上要有全州的统一考试(就是学校排名用的),这个考试大概是4月份,所以我怀疑前几个月要请假估计也会比较难。我一般会在一月初请假,因为那时候刚过完节,大家工作的节拍还很松,这时候机票的deal也来了。比如从西海岸去夏威夷的机票deal大部分从一月份开始,到winterbreak之前结束(商家真的是特别狡猾)。另外10月中旬以后到11月thanks giving之前机票也不贵,这个时候学校已经安定下来,也可以请假。当然我家的还小,没有各种考试,以后是什么样还不知道。另外,我们K毕业的这个学校是一个7分的学校,我也没把他们的课当回事,但是下学期我们要去一个好学校了,什么规矩还有待于观察。

3. 学校请假并不容易,好像大部分的学校都需要填表,说明你为什么一定要在school time请假。我已经绞尽脑汁想理由了:9月份我说使我们中国的传统的family reunion的节日,所以必须请假。我自己都觉得汗颜啊。一月份去夏威夷我说爸爸只能休这个星期的假,所以孩子要合爸爸多呆一些时候。老师问我你们不住在一起吗?后来老师知道我们去夏威夷就心知肚明了。不过让老师戳穿我说谎,也挺尴尬的。大家请假都有什么理由,请献计献策啊。

走万里路读万卷书

 我曾经听过一个我们local radio里面的节目,介绍一对美国夫妇带着两个孩子,一个10岁把,一个14左右,从美国出发先去欧洲,然后去非洲,在转道亚洲,最后回到美国。历时一年多,去了很多国家。他们说回来以后两个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14岁的的女儿同学有时候再跟她抱怨艰苦什么的,她总是说哎,他们不懂什么是贫穷,什么是艰苦,他们还需要长大才能理解,而我现在就理解了。我真是很佩服这对夫妇,但是我不能够做到带孩子出游一年,时间体力都会有问题的,但是这个在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理论。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带孩子去长期旅游,我带孩子旅游的时间一般是一个星期左右,最长的一次是去年夏天的加州之行,有两个星期。在旅途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呢?

第一:提高身体素质。带孩子出来玩儿主要就是要把他从daily life中解放出来,无论是身体还是思维。走路,走trail是旅途里一项非常好的锻炼身体的运动。我们家的四岁以前非常懒,出门没几步就要抱。我在这方面从来不push孩子,我总认为时间到了,他自然就好了。其实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会成熟起来,过多的push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我们会给他提供条件,走不走是自己的事情了。另外,我们两个在大人里走trail也不算厉害的,所以也不能要求孩子在小朋友里是强的。总之,一句话:等他ready。我家娃在四岁多每次最多走一个mile的tround trip。还记得我们去科罗拉多州的aspen,他连0.5mile的都不走,要爸爸抱,爸爸就在前面跑他在后面追,居然也走完了,他自己都不知道,哈哈。我知道他ready的时候是他快5岁的时候去芝加哥。第一天我们就开始暴走,他竟然和我们走了三分之二的路程,那时候我就知道他终于长大了。去年夏天,我们又暴走了一天三番,还排了近两个小时的队去做那个著名的电车(啥名来者,我这记性),他也没休息。

今年年初他刚到6岁的时候,我们去夏威夷大岛。事前我看过本版的游记说那个waipio valley的那个trail直上直下很challenging,我还问过那个mm,她说不适合小朋友走。我们到哪儿的时候,老公不同意带孩子走下去,说他肯定上不来,他说那么陡,老公也不能背他上来。我说不行就雇车上来。在老公及其不情愿的情况下,我们走下去了,走到了beach,又折回来走了一个农庄,最后才回来。上来的时候确实很难,我们走走歇歇,中间有很多人要给我们ride上来,孩子都说不用,就这样他居然爬回来了,那个trail上没有一个小孩,小孩全是坐车上来的。刚回来的glacier NP,他一天又走了6个mile的trail,还有很多是在雪地里走的。当我正在洋洋得意的时候,我看见一个mm说她两岁的宝宝能走4个mile!看来,人不能和别人比啊,否则总又失落感啊。呵呵。

第二:提高审美里,提高观察力。大自然的美是千变万化的,就单说天上云彩的千姿百态就会让我们瞠目叹息不已的。每每出行,坐在车里在高速上我们就能看到天上的,地上的多彩画面,更不用说那些美丽的沙滩,眩目的日出日落,翠绿的森林,高耸的山峰等等等等。每种美景我都想让孩子深深的印到的脑海里。对于他这个年龄,我不能希望他记住每一个地方,但是我总希望他能通过多多的旅行来形成他自己的审美情趣。所以当我看到这些的时候我都会提醒他来观察:比如颜色变化和搭配呀,山水天地的构图啊什么的。有的时候是我特意的,有的时候是不经意的。比如我们去年从加州回来路上在oregon和加州边境看见一个异常美丽的日落,漫天通红背后的山被映照成紫色。我很想拍下来,但是在高速上找不到出口,等找到时候已经晚了。我在那折腾了半天也没照出一张像样的片子,当时小朋友也和我一起着急,所以我想可能这些都给他留下的很深的印象。不久以前他画日落,是海边日落,却化成了我们看到的。我不懂画,不过我想自然界出现过的,画进去应该也不会抬出错。

第三:认知:我家娃从小就喜欢车,地图(大多数男孩子都是这样的)。她四岁的时候我们带他去各种garden,park什么的都是他看地图找路,很有成就感。去年在三番,每天在路上我不是打电话,就是上网看8挂,孩子整个掌握了地图和GPS替他爸爸指路,不久,就对硅谷一带的错中复杂的高速了如指掌了。每天早晨都和爸爸讨论今天走哪条路。回来以后我突然发现他的词汇量大涨,感情是认路名认的。这也是旅游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惊喜吧。

第四:提高对摄影的热爱:我们不是什么高手,但是我们还是很动脑筋琢磨怎么才能拍到更好的照片,我们讨论这些的时候孩子自然也听到。久之,他也能慢慢的领悟到其中的一些道理。就说我们从Glacier NP回来的路上,我问老公和儿子怎么评价Glacier,1星到5星给几星?老公还没说,儿子先说4星,我问为什么,我觉得应该是5行啊?他说park虽美,但是照出来的照片比较单调,没有太多变化,所以四星。我当时很吃惊,不管他的评价如何,但是他的评星标准竟然于我们资深的shallowcreek大师相同啊。我们家现在的录像基本都有他来录。现在有时候看见我穿了一件衣服挺好看,还会主动说给我拍张照。呵呵。

在我生活的周围我发现有些人看人首先看到人家的缺点。如果你是爱摄影的人,我想你决不会有这个习惯,因为无论是风景摄影还是人物摄影,想照到好的照片,你必须看到美好的东西。我们喜欢旅游,也喜欢和爱旅游爱摄影的人交朋友。因为这些人心灵比较大气而纯净。这是一个生活习惯。我们不会有太多的物质财富给孩子,但是我们希望把这个精神财富传给他。所以我们要带他去旅游。

第五:帮助孩子具体化和立体化的认知:相信大部分小朋友可能在preK的时候就接触了美国地图,各个州什么的,还有讲植物动物,山脉,河流,火山,等等。旅游可以帮助孩子把这些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对事物有个立体的认识。比如我们从西雅图出发去glacier NP,要经过Idaho。而那一段的I90很短,只有60多个出口,孩子先问,后来突然自己想起来idaho本来就是一个狭长的州,南北长东西短。另外经过montana就知道montana和washington的地貌是很有区别的。我们去lassen 公园的时候在visitor center看了各种火山的形成,出来他就会根据所学的找一找。

就目前来说,我觉得美国国内,和加拿大就挺好,暂时没有计划去欧洲,我想等他对绘画历史有一定知识以后在去,这样他会更有体会,我的钱也就不白花。其实小孩好像不care去哪,care的是大人。

最后:回来的时候和他一起整理照片,叫他简单的调照片的方法,比如说明暗度,对比度什么的。原始照片最好备份一个,小心孩子给弄坏。但是还是要给她机会去弄。

旅游不误学业

和网上众多的从娃两岁一岁就开始推的妈妈来比,我不能算是完全的推吗,因为我家儿童5岁以前我基本没有care他到底会什么。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出门玩儿,带的基本就是他喜欢的东西。比如他喜欢玩迷宫,我就买一本带着路上玩儿,尤其是长途开车的时候。

我是从娃五岁的时候开始“推”的。
1.  钢琴: 最开始推得不是我,是我们的钢琴老师。我们从四岁开始学,开始我没有当回事。后来去年去加州玩儿之前老师说他必须天天练才能给假。于是我们就买了一款电钢琴带着路上弹。其实每天玩儿回来很累,不可能弹多,有时候很多天都不弹。虽然我们出门两个星期只弹过3,4次,但是这个能帮他不要太忘记学的东西,另外也给他一个养成一个习惯。这次我们我们去glacier也带了琴。去的第一天和第二天根本没动,到了第三天孩子自己执意要从山里早回来弹琴。他现在两天不弹琴,自己就觉得不舒服了。呵呵。
2. 我去年9月份带他出门玩儿的时候,他学校老师给了他一个journal的本,让他每天keep journal。就是写几句话在画一张相关的画。我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不过如果不是老师留的作业,我怀疑我不会有什么动力去督促他完成的。
3.他现在大了,能读一些书了。我们开长途车的时候带一些,给他中间慢慢看。
4.他以前喜欢玩儿棋,我们去年开车5个小时去palouse的时候我就在后面和他玩儿棋。
5. 我们基本没有做过什么workbook,但是如果开车或者坐飞机我想做点也可以。我看见很多美国人坐飞机都给孩子拿workbook做,还利用那个时间讲题。我也试过,但是效果不太好,可能飞机太吵了。所以我建议如果你想带这些东西,最好带复印件,随时可以丢掉。

最后啰嗦一句:带孩子出门要注意各种安全问题,不要让小孩乱碰东西,很多植物1都是很有毒性的。另外动物身上带有大量病菌,比如那些小花栗鼠什么的,都不能乱碰。

当你的孩子愿意和别的孩子分享他出门玩儿的成果的时候,或者羡慕别的孩子去哪里玩儿的时候,你就该考虑要多带她出门了。就写这么多吧。欢迎大家补充。

(原文由网友coolwater发表于huaren)